香港睇醫生網首頁

假若孩子需要評估 該如何處理及向孩子解釋?

現今香港的學校不論幼稚園、小學或中學,每個老師及註校社工對學童的情緒、行為及心理都比以前認知更多。有時候老師或社工觀察到孩子一些行為情緒問題,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進行評估以及處理行為情緒問題。那麼父母該如何對孩子開口,講述關於評估的事情呢?

首先,當你聽到老師或社工建議孩子去做評估的時候,先要冷靜想想孩子的問題是否個別情況,還是持續性的問題,如果不是單一個別事件,而且問題於不同環境下重複發生,那就需要尋找專家進行評估。
準備資料 有助評估
當決定評估後,可先請老師及家人幫忙記錄孩子的日常情況及察覺到的問題,以便醫生或治療師診斷出引發情緒行為問題背後的成因。家長可先整理一份完整的觀察記錄,並準備孩子的測驗卷、功課及畫作等,因為以上資料準備有助醫生或治療師了解孩子的情況,有助評估之用。

當資料準備好後,家長應為孩子作心理準備,並解釋評估流程。一般孩子對醫生或診所,都較為敏感、焦慮或擔憂,甚至有抗拒感覺,所以為孩子作心理準備是非常重要。首先可與評估機構了解評估流程及方式,然後嘗試跟孩子講解評估,如果是較年幼的孩子,可以用溫柔並具同理心的方法告知,例如:「媽媽發現你有些不開心,爸爸媽媽希望你開心成長,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。媽媽明天會帶你去一個地方,那裡的叔叔/姨姨可以幫忙,而且有玩具,可以放鬆地玩及聊天,整個過程媽媽都會在附近,不會離開你,有需要可以隨時找媽媽。」
情緒行為是警號 家長應提高警覺
如果孩子年齡較大,可用較直接的方式與孩子溝通,告知孩子將會去哪裡以及進行怎樣的評估,會見到怎樣的人,過程是怎樣,這樣可減低孩子到達陌生地方的恐懼和壓力。最重意要令孩子感覺到不是家長怪責自己有問題,而是父母希望孩子變得更開心快樂。

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是一個警號,家長應提高警覺,及早發現及處理背後成因,以免影響孩子身心成長,隱藏在每個孩子背後的原因都有所不同,如果發現有需要為孩子進行詳細評估,應盡快尋求專業協助。
全方位發展及心理治療中心 -梁婉珊醫生
選文:Tammy 編審:星Sir
醫護研習組
相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相關醫護資訊,
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,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。
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,切勿延誤治療。
若資料有所漏誤,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。

Copyright©2023 www.seeclinic.hk
All rights reserved